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小众旅游景点北京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小众旅游景点北京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北京有哪些小众比较特色的景点,人少的请推荐一下?
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非常多,小众景点更是不计其数,把我去过的小众部分景点向你推荐一下。
卢沟桥,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,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。卢沟桥上的501个石狮子历经金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、新中国各个时期的修补,融汇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,成为一座自金代以来历朝石雕艺术的博物馆。早在13世纪,卢沟桥就闻名世界。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·波罗来过中国,他的游记里,十分推崇这座桥,誉它“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”。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,说它们“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”!
宛平城在卢沟桥东,全城东西长640米,南北宽320米,总面积20.8万平方米。宛平,自古即为京南门户,城建于明末崇祯十年(1637年),当时正是明朝的战乱时期,建此城以屯兵守卫京城。1937年7月7日在这里爆发的“卢沟桥事变”,城墙上至今还留着累累弹痕。
西什库教堂,本名救世主教堂,俗称北堂,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,是一座天主教堂,1703年开堂,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,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。现存北堂为哥特式建筑,教堂整体建筑风格又为中西结合。
北京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。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(公元1530年),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“皇地祇神”的场所,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。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,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。公园占地总面积37.4公顷,呈方型,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、天青地黄、天南地北、龙凤、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。地坛现存有方泽坛、皇祇室、宰牲亭、斋宫、神库等古建筑。 每年农历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七,公园将举办地坛庙会,届时会以古坛风貌为依托,开展一系列颇具民族、民间、民俗特色的精彩活动。
南锣鼓巷几乎每位来北京的游人都知道,但位于他东面府学胡同里的一座小祠堂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,这座祠堂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天祥祠。
文天祥祠又叫文丞相祠,位于府学胡同63号,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。1376年明洪武九年建立祠堂,现在这座祠堂对面是北京市文物局。
前院东面墙刻有正气歌,每每诵读不觉气血上涌,院子西面有座石碑,碑文镌刻兴建此祠堂的捐赠人名录。
后院的这株枣树,相传为文天祥被囚禁期间亲手所植,向南歪斜的树身象征文天祥"臣心一片磁针石,不指南方誓不休"的精神,年龄确实不小了,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保护修缮。
我是子澹,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。北京有很多小众有特色,人很少的景点可以推荐,比如潭柘寺,宛平城等等,我今天重点推荐一下元大都土城遗址。
首选介绍一下元大都城:元大都城是元代的都城,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。它始建于元至元四年(1267年),至元十三年(1276年)。大都土城呈长方形,四面有城门11座,由外城、皇城和宫城组成。南北长7.6公里,东西长6.7公里。
元亡后,大都城被改造为明北京城。
大都城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稍南,东西城墙即明清北京内城东西墙,北城墙在今北四环路一带。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,为扁长方形。
城中部有南北纵贯的太液池(今北海、中海)御苑区,西部是兴盛宫、隆福宫、太***组成的宫殿群。东部为宫城,大部与今故宫重合而略偏北。
皇宫中前朝大明殿(今故宫后三殿)、后朝延春阁(今景山下)。元大都的中轴线起自外城的丽正,纵贯宫城的南北大路,尽于万宁寺中心阁,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相同。
在大都城的东北部发现街道遗迹,在南北向主干大街东西两侧,等距离地排列着许多东西向胡同。今北京内城从朝阳门(元齐化门)至东直门(元崇仁门)间排列的22条东西向胡同,就是当时的旧迹。
大都城有3个大的市场,即海子北岸至鼓楼一带市场,今西四丁字街一带市场和枢密院角头(今王府井大街至美术馆) 市场。
元大都有两个供水系统:一是由高梁河、海子,通惠河构成的漕运水系;一是由金水河、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。
大都城是在荒野平地上建的,三重城垣、前朝后市、左祖右社,有九经九纬的街道和标准的纵街横巷制的街网布局,是宋以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总结,是当时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众旅游景点北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小众旅游景点北京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unanyejin.com/post/48934.html